工傷與工傷保險的概念分別是什么

小編:管理員 120閱讀 2023.03.16

工傷的概念:所謂工傷,是指職工在勞動過程中因執行職務(業務)而遭受意外事故,造成了死亡、傷、殘等情況。(法定)職業病屬工傷。在實際工作中,要區別因工和非因工,因為,根據保險立法,二者享受的保險待遇不同,工傷致殘享受的待遇,是對職工損失的賠償,同時具有物質獎勵的意義;非因工致殘享受的保險待遇屬于物質幫助,帶有福利、救濟性質。因此,正確區分職工因工、非因工致殘,是準確支付保險費用的保證。

工傷保險的概念:工傷保險是社會保險的重要內容,因此,有必要先把社會保險做一簡單介紹。社會保險又稱勞動保險,是指勞動者因各種原因不能繼續從事勞動或暫時喪失勞動能力,從國家或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一種社會保障制度。社會保險是勞動者對國家和社會做出一定貢獻后獲得的一種基本權利,這種權利是通過國家立法提供保證的,帶有強制性質。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的規定,社會保險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項目。

工傷保險,是指對因工作而受傷或因職業病而致殘,永久或暫時失去勞動能力的勞動者提供物質幫助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在我國,基本的法律是《勞動法》,其次,1951年政務院公布,1953年修正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及其《實施細則》,原勞動部1996年發布的《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勞部發[1996]266號),是工傷認定的依據。勞部發[1996]266號文件規定的勞保項目除了前面提到的之外,還有:疾病和非因工負傷保險,非因工殘廢保險,因工死亡和疾病保險,非因工死亡和疾病保險,職工供養直系親屬醫療補助,喪葬補助待遇等。勞部發[1996]266號文件規定的工傷范圍、條件、標準,比《勞保條例》及其《實施細則》有所擴大。

勞動鑒定

勞動鑒定或稱勞動能力鑒定,是一種特指,就是指職工因工傷或職業病而引起的動能力喪失程度鑒定,依據的標準是《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GB/T16180-1996)。廣義的勞動能力鑒定則是指任何原因造成的傷病而引起的勞動能力喪失程度鑒定,本節內容只涉及前一種。

1.鑒定標準的依據:工傷鑒定的標準是《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GB/T16180-1996),該標準的制定依據了下列五方面內容:

①器官損傷;

②功能障礙;

③醫療依賴,是指醫療期滿后仍然不能脫離治療者;

④護理依賴,是指因生活不能自理,而需他人護理者。

⑤特殊殘情造成的心理障礙:一些特殊殘情,在器官卻損或功能障礙的基礎上,雖不造成醫療依賴,但卻導致了心理障礙或減損傷殘者的生活質量,在評定殘情時,應適當考慮這些后果。

第④項護理依賴中有所謂生活自理,是指下列五項:進食;翻身;大、小便;穿衣、洗漱;自我移動。

標準把護理依賴的程度分為三級:

①完全護理依賴指生活不能自理,上述五項均需護理者;

②大部分護理依賴指生活大部不能自理,上述五項中三項需要護理者;

③部分護理依賴指部分生活不能自理,上述五項一項需要護理者;

2.標準的分級:標準將勞動能力喪失程度劃分為10個等級,1級最重,10級最輕。同時規定,符合傷殘鑒定標準1~4級為全部喪失勞動能力,5~6級為大部分喪失勞動能力,7~10級為部分喪失勞動能力。不同的失能程度,享受不同的工傷賠償待遇。標準基本按人的系統分類,共有13個系統,再將這13個系統劃分為五個大類:

①神經內科、神經外科、精神科;

②骨科、整形外科、燒傷科;

③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

⑤普外科、胸外科、泌尿生殖科;

④職業病內科。

關聯標簽:
亚洲国产欧美图片,亚洲aⅴ在线av,日韩亚洲综合图片视频,日本av精品在线中文